2025年,全市统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统计局重点工作,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目标任务,深化重点领域统计制度方法创新,持续提升统计监测分析服务质效,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实统计支撑。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层层落实“四级四岗”责任制,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和清廉机关建设,积极开展“四强”党支部创评,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深学细悟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统计工作的能力水平。
  (三)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简文件会议。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自觉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机制,常态化做好廉政监督和谈话提醒。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
  (四)凝聚管党治党强大合力。强化履责督责,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基本制度,加强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运用。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加大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力度。不断充实队伍力量,把好招录考察考核关。
  二、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五)严格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重要批示精神,完善统计造假长效化治理体制机制,丰富常态化防治举措。
  (六)加大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造假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不断强化警示震慑作用。着力壮大统计执法队伍力量,加强执法能力培训,不断夯实统计执法工作基础。
  (七)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深入贯彻落实新修改《统计法》,推进统计法进党校,持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统计法治意识。对不同受众开展区别性、针对性普法宣传。用好用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精心组织策划“统计开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统计宣传影响力。
  三、推进统计重点领域改革落实
  (八)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方法改革。完善科技创新领域统计,优化年度人口数据评估方法,强化小微企业统计监测。优化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县(市、区)测算,提升分县(市、区)GDP核算科学性。
  (九)改进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改进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全面调查,持续提升调查数据质量。加大服务业企业纳统力度,健全完善服务零售统计。  
  (十)持续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完善各行业增加值核算机制和办法。完善派生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拓展派生产业核算领域。
  (十一)完善碳排放和能耗核算方法。做好全市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持续深化能耗核算方法改革。
  四、扎实有序做好统计普查调查
  (十二)精心开展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年鉴等普查成果发布、数据解读。加强普查资料使用管理,严格落实保密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数据共享。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不断优化常规统计工作。精心筹备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十三)组织实施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有序推进我市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精心组织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投资、消费、就业、能源、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开展好各项重大专项调查,配合做好社情民意调查。
  五、持续提升统计监测分析水平

  (十四)服务全方位扩大内需。聚焦激发消费潜能、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两新”政策等,强化监测分析,及时有效反映政策实施成效。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加强转型项目投资运行监测,反映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十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分析。积极开展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统计监测。

  (十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双碳、能源革命等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分析,做好煤炭稳产稳供、节能降耗形势监测。

  (十七)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合开展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有效发挥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开展乡村振兴统计监测。
  六、不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十八)精准研判经济形势。加强经济走势预警预判,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加强监测分析,精准有效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
  (十九)精心解读统计数据。强化经济热点、民生实事、群众关切问题解读,采用多种形式提升解读的有效性、通俗性和可读性,助力社会大众更好地理解统计数据。
  (二十)提升专业素质水平。强化统计价值理念、职业操守、行为准则塑造,用严谨科学的态度、理性客观的立场、敬业负责的作风、诚信诚实的品质,提升工作质效。开展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二十一)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和保密培训,有效提升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水平。深化大数据和部门统计数据应用,深化拓展部门资料来源,完善名录库维护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