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

市统计局  总统计师  张波

解读朔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机耕、机播、机收等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设施农业数量增长迅速。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

2006年以来,全市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日趋活跃,农业经营单位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朔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农业经营户23.4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4432户。农业经营单位2678个,比十年前增加了10.4倍,明显高于全省8.4倍、全国4.2倍的增幅。农业经营单位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合作社数量大幅度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16年末,全市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数量1844个,占农业经营单位的68.9%。高出全省67.6%和全国44.6%的平均水平。

伴随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全市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占全市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

二、农业机械化率稳步提高

近十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农业扶持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2016年末,全市拥有拖拉机23018台,比2006年增长6.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2倍;联合收获机1476台,增长20.1倍;机动脱粒机6236台,增长12倍。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达到较高机械化水平,其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9.1%96.8%77.2%

三、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全市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能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排灌站及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不断增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持续增强。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调查村中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12922眼,排灌站199个,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100个。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全市灌溉耕地面积不断增加。2016年,全市灌溉耕地面积占到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46.3%,比十年前提高25.6个百分点。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占能灌溉耕地面积的4.6%。从灌溉用水源看,主要使用地表水的占26.8%,主要使用地下水的占73.2%。与全省主要使用地下水为主一致,与全国主要使用地表水相反。

四、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迅速扩大

随着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较快,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温室占地面积342.3公顷,较十年前增长了22.2;大棚占地面积449.8公顷,较十年前增长了5.7